鋼渣粉磨之后有哪些用途?
鋼渣是冶金工業中產生的廢渣,其產生率 為粗鋼產量的8%~15%,2012年全世界排鋼渣量約1.8億t。中國的鋼渣產生量隨著鋼鐵工業的快速發展而迅速遞增,因此,鋼鐵企業廢渣的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問題也越來越受到重視。
鋼渣作為二次資源綜合利用有兩個主要途徑,一個是作為冶煉溶劑在本廠循環利用,不但可以代替石灰石,且可以從中回收大量的金屬鐵和其他有用元素;另一個是作為制造筑路材料、建筑材料或農業肥料的原材料。
鋼渣經粉磨到一定細度成為鋼渣微粉,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具有廣闊的市場。
鴻程鋼渣立磨系統除鐵技術
鋼渣立磨系統裝備除鐵技術是立磨系統重要一環,桂林鴻程立磨加裝除鐵裝置,實現磨內除去鋼渣中鐵含量,減少磨輥的磨損。
桂林鴻程經過研究其他國家先進立磨系統,開發出多型號立磨系統。
HLM立式磨粉機磨盤中徑從800mm-2800mm,分級機有單頭和多頭分級。桂林鴻程磨粉機研發工程師對立磨系統不斷改良。研發出了具有粉磨、電耗低、入料粒度大、產品細度易于調節、設備工藝流程簡單、占地面積小、噪音低、揚塵小、使用維護簡便、運行費用低、耐磨材料消耗少等優點。可廣泛用于電力、冶金、水泥、化工、非金屬礦等行業,主要用于對水泥生料、熟料、電廠脫硫用石灰粉、礦渣微粉、錳礦、石膏、煤、重晶石、方解石等物料進行粉磨加工的鋼渣立磨系統。
桂林鴻程鋼渣立磨可生產礦粉≥420m2/kg,產量從6-630噸每小時,產品水分少于1%,電耗低達55kw每小時。
桂林鴻程鋼渣立磨綜合投資成本低。集破碎、干燥、粉磨、輸送于一體,工藝流程簡單,系統設備少,結構布局緊湊,占地面積小,僅為球磨機的50%,可露天布置,建筑成本低,直接降低了企業投資費用。
高爐渣綜合利用現狀
2008年前,高爐渣主要用于筑路骨料、建筑用砂石料、砌塊、免燒磚等附加值較低領域。隨著高爐渣處理技術、立磨技術及礦渣粉應用技術的完善,“十一五”期間礦渣微粉生產線在鋼鐵企業快速推廣應用,礦渣以微粉(比表面積大于420m2/kg)形式等量替代水泥摻到高標號混凝土,以改善性能、降低成本。據調研,2010年國內鋼鐵企業共建有100條大型礦渣粉生產線,礦渣粉產能5560萬噸/年,消耗了國內約30%水淬渣。但仍有一部分鋼鐵企業將水淬渣直接出售給水泥企業或預拌混凝土企業與熟料、石膏等共同粉磨,由于水淬渣易磨性較熟料差,難以磨細至理想的細度,致使水淬渣的活性不能充分發揮,限制了水淬渣在水泥中的摻量。“十二五”以來,國家嚴控新增粗鋼產能形勢下,鋼鐵企業積極推動多元產業的發展,加大廢渣綜合利用板塊的投資,立磨礦渣粉生產線建設發展迅速,有力的推進固體廢物的綜合利用。截止2015年,鋼鐵企業投運245條礦渣粉生產線,礦渣粉產能約1.5億噸,非鋼鐵企業投運180余條,產能8300萬噸以上。生產的礦渣粉產品廣泛應用于世博會場館、國家體育館、京滬高鐵、寧杭城際鐵路、廣深港沿江高速公路等國家重點工程中。
1 鋼鐵工業大宗固體廢物基本情況
鋼鐵工業是典型的能源、資源密集型工業。在鋼鐵生產中,每生產1噸粗鋼約消耗0.7~0.8噸煤炭、1.5~1.65噸鐵礦石,以及大量的石灰石等其他原料,同時排放大量的廢渣、廢水和廢氣。根據產生界面的不同,固體廢物主要有高爐渣、鋼渣、含鐵塵泥、環境塵泥、廢舊耐材、自備電廠粉煤灰和脫硫石膏等。據初步測算,每年鋼鐵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約占全國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的18%。
2 鋼鐵工業主要大宗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進展
鋼鐵工業固體廢物呈現一些特點:一是產生量大;二是由于鋼鐵生產環境界面復雜,固體廢物種類多、成分復雜。如不同工序產生的含鐵塵泥成分不同,冶煉不銹鋼與普鋼的鋼渣成分不同等;三是鋼鐵生產企業多、集中度不高(具有粗鋼冶煉能力企業500多家),單個企業對一些量小的固體廢物種類難以規模經濟利用。四是蘊含有價元素,有毒有害廢物少,易于收集、運輸、加工和處理,可作為原材料資源再利用。近年來,鋼鐵企業的觀念在逐漸發生變化,加大廢渣處理投資,將過去直接拋棄或簡單利用的固體廢物“變廢為寶”,絕大多數固體廢物得到了綜合利用,尤其以冶金渣、含鐵塵泥為代表的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水平不斷提升。
上一條:雷蒙粉末機量大從優「多圖」
下一條:白云石金屬鎂生產線服務為先